(以下內容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,沒有特意修飾詞句,所以讀者可能會覺得不順暢) (其實亦不想再看自己寫了什麼)
今天終於去看了「告白」,看完之後心情很沉重。
還好有朋友在身邊,否則可能會喊到停唔到。
原因可能是覺得片中所有的人也很可憐。
片中每個人也是受害者,即使是加害者本身其實亦是受害者。 當每個人所作的行為的背後的真相揭開時,感到很心痛。
看到最後,當時想: 真的要想清楚才決定要生小孩,”教”是最重要,不單自身的教導,還有社會環境的影響。
看完之後想: 我們的未來會是這樣嗎?
到底整件事的成因是什麼? 到底是誰的錯? 少年A & B 的父母嗎? 是社會的錯,還是大人的錯? 全部都是吧。 當然兩個少年本身也有錯。
森口是復仇的惡魔,完全被仇恨支配,利用別人,亦間接害死少年A & B 的母親。 森口最愛的女兒被殺,所以要兇手親手殺了自己最愛的人 (母親),這是極惡的復仇。
北原很可憐。
最可憐當然是愛美。
人命到底是否可貴? 人命到底是什麼? 只希望大家不會輕視人命/生命,現在社會血案太多(無論是意外、自殺、他殺),已經令人有點麻木。
畫面是有點血腥,但不至於三級,只是真相令人震撼,令人心寒。
之前曾看過某篇影評說,發行商太殘忍,竟然把如此負面的電影帶來香港。 我同意這是負面的電影,把人性惡的一面放大/表現出來,但不至於不能看,希望看過的人能夠有所思考。
同行的朋友已婚二/三年,近半年想生小孩,看完這電影之後,她當時的感想是不想生小孩。 我當然要開導她,令她不要被負面思想困擾,要向樂觀那邊想。
不過,我自己則很早之前已決定不會生小孩。 (當然沒對象也不可能生吧!) 因為我認為自己沒能力去教好他,而別人亦可能會教壞他。
總覺得日本的社會/文化/道德觀念很奇怪,更貼切是很有問題/變態。 這是社會進步所帶來的影響? 兒童/少年行為已經是大人,思想則某方面很大人,但某方面仍然很幼稚。 香港將來也會這樣嗎?
說一下其他方面。
本片有一個笑點,就是少年A kiss某男同學,全場也笑。
最後爆炸那段畫面拍得很好。
看電影時也有留意音樂,Last Flowers有聽到,也有看到AKB48的MV,但相對性理論的歌好像聽不到。
演員方面,6位主要演員松隆子(森口)、岡田將生(維特)、木村佳乃(下村太太)、西井幸人(渡邊修哉)、藤原薰(下村直樹) & 橋本愛(北原美月)也演得很好,尤其是3位女演員,反而岡田受角色所限,發揮較少。
我不知道應否說這是一部好看的電影,它在拍攝、劇本、演員、導演、音樂…各方面也很好,但我實在不想以理性/一般看電影(娛樂)的角度去評這部電影,因為它的內容太震撼了。
很多人看了電影後會再看原著,但我不會。
套用一下別人的評語:
- 究竟係人既善良本性崩壞...定係社會上既道德觀已被扭曲崩壞?? (我覺得兩者都是)
- 劇本的佈局和氣氛的慢慢凝聚
- 越墮越黑暗,主角對復仇的執著和徹底,教人感到不寒而慄
其實我想作者利用日本法律上漏洞,以及人與人之間疏離,若果家人溝通,教育正面,不論什麼地方都是好的!!! 在B同學身上他母親其實可以做得好一點,若以太保護或為護方式對待,結果令兒子...........,可能該家庭也算是半個單親家庭,因父親時常不在家中!!! 而A嘛,則是母親的自私,既生出來,為何將滿腹理想及不滿,轉嫁兒子???是個單親家庭!!! 至於松隆子及女兒,則是一個母愛下的引伸,為子女作取回公理,其實她背後亦不是個單親家庭?? 所以你朋友要生小朋友,就不要讓他生活在一個不健全的家庭上!!!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11/01/2010 21:00:00]日本的法律是有點過時。
我當時是跟朋友說 " 生了孩子便要愛佢,唔好唔理佢 ” 。
當時覺得 " 愛 " 很重要,聽你一說,才想到 ” 溝通 ” 也很重要。 我想若果是有愛 & 溝通的話,即使是單親家庭也不會有問題發生。
現在普遍的狀況是父母工作太忙了,根本就沒什麼時間陪伴子女,沒什麼溝通,當然亦不會了解子女的想法,所以才會發生問題。
但是過份的關愛亦會做成反效果,所以教育子女真是一件很難的事呢。 到底怎樣才能教好子女,世上根本沒有一套標準。
我看完該本小說,大概與電影內容相跟,只是微有分別,當然不可能完全一樣!!看的感覺也差不多,至於同學B的告白則有所差別,以他媽媽及姊姊角度去看,還有他爸爸處理上取了迴避態度等等..........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11/29/2010 19:30:00]通常小說的描寫是比較深入,電影會因時間有限而作出刪減。 不過主要內容不變,某些小改動是可以接受的。